2020年,新纪元的开端,注定是一个不寻常的一年。新型冠状病毒的突然来袭,让这本不寻常又增添了一抹特别的色彩,让鼠年春节改变了往日的热闹喧嚣,让熟悉的生活按下了“暂停键”,成为每个人心中难以磨灭的特殊时光。每天看着新闻动态里肆虐的疫情和一线医护人员的伟大付出与牺牲,14亿中国人民感受着世间最刻骨的悲凉和最动人的温情。而在好多人辗转在药店、购物APP抢口罩时,太阳成集团tyc122cc土木184Z班付其顿同学积极响应团中央、团省委的号召,主动报名守护家乡志愿服务,以实际行动向最美“逆行者”致敬。实际上,这不是他第一次做志愿者了,早在高中期间他就加入了连云港志愿者协会无偿献血志愿者分会,后来加入港城志愿者指导中心,这一次“逆行”,用他的话说“我有志愿服务经验,我先上”。
防疫战线,他“守土有责”
1月29日下午,付其顿拨通了港城志愿者管理中心的电话,咨询是否有疫情防控的志愿服务活动,主动请缨,请战参与,共抗疫情。电话中,他非常激动地说:“我是一名青年党员,看到新型冠状病毒来势凶猛的疫情讯息,看到最美‘逆行者’奋战在第一线的感动故事,我满腔热血,一心想为抗疫英雄守住后方,“我是党员我先行”这个承诺不是口号,而且我也是港城志愿者,港城育我成长,护我周全,如今该轮到我去守护她平安了。”
在严格规范的防护培训后,根据连云港市疫情防控工作的统一部署与安排,2月2日,他到达连云港高铁站执行执勤任务,具体负责高铁站进出站的旅客体温检测、协助医生对体温异常的乘客进行复查等工作。他兢兢业业,严守关卡,用自己的言行感染身边人,在一心抑“疫”中守护着港城平安。
防疫战线,他“守护用心”
突如其来的疫情让绝大多数家庭开始了“闭门不出”的生活,快乐寒假变得人心惶惶,别的小朋友有爸爸妈妈,可被封闭在连云港市海洲区的特殊青少年们该怎么办?他们无助与彷徨,渴望得到鼓励与陪伴的眼神深深刺痛了付其顿的心。疫情在,爱更在。付其顿不惧寒冷,不畏辛苦,每隔两天就协助团市委志愿者协会给这群特殊的小天使们提供送菜上门的便民服务。不仅如此,在了解到他们的实际生活境况后,他还为这群特殊的小朋友送去防“疫”知识,送去关爱与帮扶,教会小朋友们“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少聚集”这个“战胜疫情”口诀,倾尽所能帮助小朋友们做好日常防护和心理防护,为他们消除恐惧、树立信心,以积极的心态面对这场艰难考验。
在此期间,付其顿还积极响应团中央、团省委关于“向最美逆行者致敬”的号召,主动守护连云港市区14位援鄂医护人员家庭,为所负责的家庭做好“一对一”暖心结对。他每天上午准时准点为家属们送菜上门,不言辛苦,不惧路程,不畏天气,不惜体力,完好无损地将优质蔬菜、米、油、牛奶、水果等生活必需品及增强免疫力的保健品送到援鄂医护人员的家属手中,以自己的热情服务化解援鄂医护人员的后顾之忧,与他们共同祈盼所有抗战“英雄”早日凯旋,与家人共享团圆时刻。
防疫战线,他“守职尽责”
由于春运期间返乡客流量巨大,他主要协助高铁站的工作人员为市民检测体温、回答成百上千个旅客的问题、维持秩序直到喉咙嘶哑。“您好,请您配合量一下体温。现在是非常时期,回到家后就不要轻易出门了,一定要戴好口罩……”这是他每天在高铁站要重复N次的话;“抬胳膊、举体温枪、放下……”,这是他每天在高铁站要重复的N次动作,看似简单,但一天工作下来胳膊会非常酸痛;他主动协助值班医生对有点咳嗽或者高烧的旅客到发热门诊去,做进一步的检查和下一步的治疗;全国上下防疫物资紧缺,防护服珍贵且穿戴不易,上厕所极不方便,为了给国家节约物资,付其顿坚持在工作期间忍着少喝水甚至不喝水;难得寒假回家,他却每天早出晚归不见踪影,妈妈心疼儿子,要求他元宵节那天必须回家吃汤圆;奶奶疼爱孙子,盼望他能在膝下享受天伦之乐,结果他还是没有早回家,依然奋战在战疫岗位上,与港城同力协契,共克时艰。
自2月2日起,每天早上6点工作到晚上11点40分,他已坚守在抗“疫”一线一月有余。面对超负荷的工作量,他从未偷过懒,从未叫过累,也从未喊过苦,只将党员的责任与使命牢牢地记在心里,扛在肩上,落在行动中。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你守护人民,我守护你”。这是一个青年员工党员对家乡、对人民最深沉的爱。他就是防疫一线的“最帅青年”。
一滴水流动着另一滴水,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疫情之下,像付其顿这样的帅气青年,太阳成集团tyc122cc还有许多许多,他们以实际行动和绵薄之力彰显着别样的雷锋精神,诠释着一份坚定的责任、担当和勇气。一个人的力量可能很微弱,但是千万溪流汇聚成大海,终将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夺取胜利,正如寒冬已过,暖春一定会来!(袁小平)